当地时间5月2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合料顺利摊铺,由中国土木和中铁十五局承建的坦桑尼亚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桥面及附属道路沥青铺装工程全面完成,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圆满收官,为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摊铺现场
沥青摊铺作为大桥建设的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通车后的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及桥梁耐久性。项目团队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严格把控材料配比、摊铺温度、压实度等关键参数,采用先进摊铺设备和施工工艺,实现沥青层高平整度、高密实度、高标准的目标。与此同时,项目部也在加快交通标线、照明、附属设施等施工,力争早日实现建成通车。
最后一车沥青摊铺
马古富力大桥横跨维多利亚湖,连接坦桑尼亚北部姆万扎省的米松桂和森各拉玛两大地区,是坦桑尼亚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是非洲最长矮塔斜拉桥。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原本2小时的湖面绕行通勤时间压缩至约5分钟,极大改善当地交通瓶颈,并将以其显著的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成为区域互联互通和民生改善的标志性工程。
马古富力大桥鸟瞰
马古富力大桥的通车必将为便利民众出行、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方面带来积极效应。一方面,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深刻改变维多利亚湖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带动坦北部地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由于湖面阻隔,当地群众只能依靠轮渡或绕行道路跨湖出行,不仅耗时耗力,还面临安全风险,极大制约了就业、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大桥通车后,湖两岸实现“桥连一体”,居民5分钟内即可穿越维多利亚湖,大幅提升交通效率,切实缓解“出行难”问题。
轮渡出行
另一方面,维多利亚湖不仅是自然资源宝库,也是区域经济命脉,作为维多利亚湖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大桥作为重要交通节点,将有效打通坦桑大湖两岸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内陆国家的陆路物流通道,原本需依赖水路或绕行长距离的物资运输得以直达,使来自区域内陆国家的货物可更高效集散,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提升商品流通,为东非共同体区域内的商品流通、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注入新动能,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
加快交通标线等附属设施施工